城隍祭暨系列活動

【陰陽司公出神龕】

農曆六月十二 / 國曆114.7.6

陰陽司,又被尊稱為「陰陽司公」,據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解釋,地位類似於城隍爺的「秘書長」。一般被視為總領城隍廟中各司部與部將的重要神祇,位階崇高,職掌重大。新竹都城隍廟所奉祀之陰陽司公,左右臉一黑一白,象徵陰陽調和、黑白分明,是非善惡一清二楚,於群神之中極具獨特神容。 平日恭奉於正殿龍邊神龕,庇佑信眾、聽察人間善惡。直至農曆六月十二日,方隆重請出,移座於前殿天井鎮守,為竹塹中元城隍祭揭開序幕。此時,亦會為陰陽司公換上新袍,莊嚴肅穆,整裝以備農曆七月初一,隨夯枷隊伍移駕北壇驛館,展開一連串祭典科儀。

【福門大開】

農曆六月二十九 / 國曆114.8.22

農曆七月,俗稱「鬼門開」,乃陰間好兄弟得以離開幽冥、暫返陽間的時節。 民間普遍相信,平日裡亡魂不得擅自現身陽世,唯有此月,方可領受人間的供奉與普度。作為陰陽之事的主宰,城隍爺所鎮守之廟堂,素有「日審陽、夜審陰」之說,如同古時衙門分司執法、掌管獄務,因此衍生出「虎門」的信仰象徵——此門位於前殿,乃專門通往陰界的要道,平時緊閉,不供通行。唯有農曆七月初一子時,方由大爺、二爺引領法師,舉行「開虎門」儀式,慎重恭迎好兄弟出入人間。儀式進行時,虎門前嚴禁停留,以免與急欲出門的陰靈相沖;參與信眾亦應配戴平安符,祈求庇佑無虞。

【夯枷解厄】

農曆七月初一 / 國曆114.8.23

每年農曆初一,新竹都城隍廟舉行一年一度的重要科儀——「夯枷」儀式。所謂「枷」(台語發音 giâ-kê),原為古時套於犯人頸上的木製刑具,如今則以紙枷代之。由道長於城隍爺神座前恭讀疏文,虔誠稟奏,祈求神明賜予神枷,為信眾消災解厄。參與夯枷者不分老幼,亦有代家人請枷之情形,一人身上同時背負數具紙枷,誠心可見。有行動不便者更不畏艱難,或以輪椅、或騎機車隨隊行進,全程相伴至北壇。 抵達北壇後,由道士親自取下紙枷,焚化其上所封疏文,象徵「脫枷消業」,為信眾祈得去業除障、遠離災殃,迎來順遂與安泰。最終,所有紙枷與疏文將由廟方統一焚化,整場儀式始得圓滿。

【城隍嘉年華】

國曆114.8.30

城隍祭的創新活動,今年為舉行第2屆,將於8月30日下午於城隍廟前廣場進行城隍嘉年華。活動現場除安排精彩的表演團體外,並結合【2025竹塹中元城隍祭】主題—「城隍出巡‧ 百福降臨」,規劃創意遊戲「擲福大賽」,邀請大小朋友一起參與;包含掃地機器人、Apple Watch及超值禮券,網路報名限150名,快來報名拿大獎!另外,嘉年華活動當天設有闖關遊戲,民眾只要來到現場挑戰通過,就有機會獲得精美小禮物!

【查夜暗訪】

農曆七月十三 / 國曆114.9.4

奉旨賑孤科儀舉行前,需事前察訪沿線狀況,在農曆七月十三日夜間,城隍爺將指派座下大公子或二公子輪值出巡,進行「查夜暗訪」儀式。由於陰陽兩界作息顛倒,陰界晝伏夜行,夜晚方為陰靈活動之時,故查夜儀式特別選在夜間舉行。 今(114)年輪由大公子執行此任,藉由暗訪之行,預作調查、清理與導引,確保翌日遶境賑孤得以順利進行。此儀式不僅展現陰司秩序分明、職責分工,也象徵城隍爺恩澤及於陰陽,護佑眾靈,庇民平安。

【遶境賑孤】

農曆七月十五 / 國曆114.9.6

農曆七月十五日下午一時,隨著三響禮炮震天響起,鑼鼓齊鳴、神轎起駕,由威靈公城隍爺親自率領全台各地陣頭與宮廟,浩浩蕩蕩遶行新竹市區。場面莊嚴隆重,是新竹一年一度最盛大的遶境盛事。 奉旨遶境賑孤淵源於清咸豐三年(西元1853年),由咸豐皇帝頒旨敕行,迄今已逾一百七十載,是全臺中元祭典中極為罕見,並具朝廷聖諭背景的遶境科儀。此儀式不僅彰顯城隍爺護佑黎庶、施恩於孤魂的慈悲精神,更是新竹指標性的地方信仰與歷史文化。 遶境途中將停留北門鄭氏家廟;由於鄭家過去曾於城隍廟修建時鼎力襄助,故每年遶境,城隍爺皆會入廟短暫憩息,接受鄭家後代依古禮所獻上的「奉茶」、「拂面」與「貢燕」等儀式。禮成後即續行,完成賑孤的神聖使命。

【外庄繞境】

農曆七月二十二 / 國曆114.9.13

外庄出巡為竹塹中元城隍祭的重要儀式之一,每年路線略有不同,原則上採南、北路交替前行。然而出巡當年之行程與過境廟宇,廟方並不對外公布,原因在於此儀式採車巡方式進行,神轎與六將神尊皆由貨車承載,行經路線往往遠及外縣市,且涉及道路安全考量。為防信眾自行前往發生意外,廟方統一安排報名之香客搭乘遊覽車隨行,是以路線未事先公開,旨在維護香客平安。 今年遶境地點位在桃竹苗等地區,有意願參與外庄遶境的民眾可至新竹都城隍廟官方網站進行報名, 報名時間只到8月底,且人數有限,額滿為止,歡迎大家踴躍參與。

2025-竹塹城隍祭